时节行至寒暑平分之处,秋悄然走过了一半。落叶铺陈着道不尽的离愁,却被枝头果实丰盈的欢悦悄然冲淡。月亮以圆满而明亮的姿态,静静地挂在夜空。
每年的这个日子,我们总会提着各式礼盒,踏上回老家的路。车驶过熟悉的田埂,老屋渐渐从树影中浮现——屋檐下已挂起一串串绚丽的彩灯,宛若跌落人间的星河。
还未进门,我们便听见院落中传来阵阵欢笑声。哥哥姐姐、弟弟妹妹们正举着灯笼追逐嬉戏。灯笼的样式丰富多样:有玉兔安静地蹲在明月之上,有嫦娥衣袂飘飘正欲乘风起舞,还有流云追月、锦鲤绕莲……光影摇曳,欢声笑语,节日的气氛扑面而来,将路途的疲惫一扫而空。
院子里,大叔和大伯正忙着往大圆桌上端菜。道道菜肴诱人得让人移不开眼:红润油亮的红烧肉、如白玉般剔透的清蒸鲈鱼、翠绿的时蔬和金黄的炸物……大叔看见我,笑着招手:“快来!你看这锅兔肉,咱们讨个彩头——叫大展鸿‘兔’!”
姑妈接着笑道:“这条红烧鲤鱼,寓意日子红红火火、年年有余!”
调皮的表弟一把抓起盘中鸡腿,嚷着:“这只鸡一条腿立着,是不是叫‘金鸡独立’呀?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。
我顺手捧起一碗肉丸汤,接口道:“这圆溜溜的肉丸,就是团团圆圆!”一时之间,欢快的笑声如潮水般漾开,一波接一波,几乎要掀翻屋顶。
“哎哟,我的乖孙多久没回来啦,奶奶可想你了!”奶奶一边说一边从屋子里走出来,一把将我搂进怀里。她头发已花白,笑容却依旧明亮。她踮起脚尖比画着:“瞧瞧,又长高了!”她的笑声回荡在院子里。
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。我们聊收成、聊学业、聊即将到来的冬天……时而拍桌欢呼,时而举杯相庆。那些爽朗真挚的笑声越过院墙,乘着晚风飘向远山。月亮仿佛也被这人间温情所吸引,悄悄从山坳间探出莹润的脸庞。不一会儿,它欣然一跃,便悬于墨蓝色的夜空正中。
“月亮出来啦!”大表哥高声喊,我们纷纷仰头。
好一轮明月!皎洁如玉,温润似水,清辉遍洒人间。恍惚间,我们仿佛真能看到月中有玉兔捣药,嫦娥起舞。我轻声念起: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……”像是与千百年前的孩子和鸣。
爸爸笑着凑过来说:“我们小时候,每到中秋都要摆上月饼水果敬月神。今晚,也让你们体验一回。” 大家兴致勃勃地布置起来:桌上的圆碟盛着月饼、苹果、葡萄和石榴,正中间点上一炷清香。我们围坐静望明月,一时无人说话。
月亮越升越高,月色也更加澄明。整个院子宛如浸入一片柔和的光之湖泊。院角那棵老桂树在风中轻轻摇曳,影姿婆娑。一簇簇奶黄色的桂花仿佛竭力挽留着月光,将皎洁轻轻凝结在每片花瓣之间,整棵树变作了思念的具象,沉甸甸的,香喷喷的。风一吹,细小的花粒便如星尘般簌簌跌落,清香四溢。 院子东北角的花坛中,秋菊也竞相舒展出卷曲的花瓣,仿佛想要轻轻捧起跌落的月光。那些光斑便在花瓣之间轻盈跳跃、旋转,如同一场寂静而热烈的中秋舞会。
中秋,是人与自然之间一场温柔的信约。我们与从不会失约的秋天相约,与如期绽放的桂花相约,与从不辜负期盼的月圆相约。秋风、月光、故乡的气息,永远等候在家的门口——就像爷爷奶奶年年此夜倚在村口树下,等我们归来。而当我们散在天南海北,抬头望见的是同一轮月亮,它便成了我们之间最温柔的信使。
创刊于1962年,品牌老刊,全国少儿优秀期刊,第六届广西优秀社会科学期刊。
copyright© 2010 创新作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桂ICP备16007781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