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,我依然记得那个灰沉沉的早晨,记得那个热乎乎的烤红薯,记得张婆婆脸上绽放的笑容。原来生活中最温暖的阳光,往往藏在这些小小的善意里。记忆的大门打开,任由思绪飞回那年的冬日……
那是一个灰蒙蒙的冬日的早晨,太阳慵懒的伸着胳膊,若有若无的几道白光透过云层漏在大地上。寒风像刀子般刮着脸颊,我裹紧校服,缩着脖子匆匆赶路,心里盘算着待会要交的数学作业。路过村口时,我看见邻居张婆婆佝偻着背,正拎着一个装满菜的塑料袋,一步一步地颤颤巍巍地往家挪。
张婆婆是我们村的独居老人,她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。因为一些事情,我家和她有些过节。父母常说她“古怪”,可每次看到她孤单的背影,我心里总不是滋味。每天上学,我都能看见她一个人买菜、散步。那天早上,不知怎么的,我鬼使神差地停下了脚步。
“张婆婆,我帮您提吧。”犹豫之间,我听见自己这样说。话一出口我便有些后悔,不仅因为两家有过节,更因为上学快要迟到。果然,她冷冷地拒绝了:“不用了,谢谢。”但我想到班主任教导我的话:“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必须要肩负起热爱祖国,热爱人民的责任,要尊敬长辈,友善待人……”我跑到她的前面,二话不说伸手就抓住了袋子快速往她家里跑。寒风吹得耳朵生疼,塑料袋在手上勒出红印,可心里却莫名暖烘烘的。
张婆婆一路上絮絮叨叨。到她家门口时,张婆婆突然拉住我的手:“等等。”她转身进屋,不一会儿便拿着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出来,对我说:“这是早上刚烤的红薯,你带着路上吃。”红薯的香甜热气氤氲在冷空气中,我的眼眶突然有些发热,接过红薯转身就跑。
那天我迟到了,被班主任说了两句。但奇怪的是,我心里一点也不觉得委屈。课间啃着香甜的红薯时,我忽然发现窗外的阳光不知何时穿透了厚厚的云层,暖暖地照在课桌上。
从那天起,我经常偷偷帮张婆婆提菜。每当我接过沉甸甸的塑料袋,跟着张婆婆慢慢往她家走时,她总会像聊家常一样和我说今天的青菜特别新鲜,说天气预报说明天要下雪,说我们这些孩子上学真辛苦……我也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。她并不像父母说的那样“古怪”。渐渐地,村里帮忙张婆婆的人多了起来:王阿姨经常给她送自己包的饺子,李叔叔会定期帮她检查水电,刘伯伯帮她家修沟渠,张婆婆的家渐渐热闹起来……那一刻,一缕阳光像一束亮闪闪的金线,照亮了我的心田。
春节前,张婆婆的子女回来接她去外地过年。临走时,张婆婆特意来找我,塞给我一袋自己炒的瓜子,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:“好孩子,谢谢你。”看着她坐的车子消失在村口,我突然明白:友善就像冬日的阳光,看起来是我们温暖了别人,实际上温暖的是整个世界。如果我们愿意停下匆忙的脚步,伸出友善的手,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明亮一些。
如今想起那个早晨,记忆最深的不是寒风的凛冽,而是烤红薯的香甜,是张婆婆的笑容,是穿透云层的那缕阳光。原来,生活中最温暖的阳光,往往就藏在这些小小的善意里。
创刊于1962年,品牌老刊,全国少儿优秀期刊,第六届广西优秀社会科学期刊。
copyright© 2010 创新作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桂ICP备16007781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