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车轮在昆曼公路上划出第七道优美的弧线时,我们终于触摸到了异域的风。磨憨口岸的界碑宛如一把神秘的钥匙,为我们开启了老挝的奇妙之旅。
然而在磨丁口岸办理手续时,父亲因语言障碍遗漏了至关重要的“通行证”,这个疏忽险些让我们中途打道回府。车子驶入老挝境内,车窗外是湄公河粼粼的波光,后视镜里倒映着热带雨林与举着国旗的孩童笑脸。我们一路南行至孟赛时,我们被警察拦下,被告知手续不全。此时再返回300公里外的口岸补办已经不太可能,我的心几乎沉到了底,语言不通的我们茫然无措。这时,一位皮肤黝黑的老挝交警微笑着走近我们,他耐心地用手势配合着几个中文词汇,带我们补办了一张临时通行证。当那张薄纸郑重交到父亲手中时,父亲脸上舒展的笑容如晨曦般明亮,他用力地握着交警的手表达谢意。那位交警真诚的笑意,像一颗石子投进了我的心湖,漾开层层温暖的涟漪——原来异国的陌生与不安,也能被这样温热的善意无声化解。
隐藏在山间的农桥风景区被誉为老挝的“小桂林”。湖水澄澈如镜,父亲和我租了一条小小的皮划艇驶向湖心。湖面倒映着四周连绵的翠绿山峦,船桨轻柔地在水中划开,阳光温柔地亲吻着脸颊,我们尽情沉醉在自然美景中。谁知午后天气骤变,狂风卷起白浪,我们用尽全身力气划向远处的码头,可狂风裹挟着的浪如巨掌般一次次将我们推回。手臂越来越酸沉,小艇无可抗拒地被风推向下游,眼看就要撞上嶙峋的乱石滩头。千钧一发之际,一艘小舟疾驰而来,古铜色的手臂将我们从险境中拉了出来。上岸后,船工指着远处工地上的中文标识,用力拍打胸膛——原来风浪尽头,早有同胞浇筑的友谊基石。
回国时,我回望这片土地,从孟赛警察的援手到船工的救助,老挝友人们的热忱始终如温润的清泉滋养着我们。崭新的高速公路,畅通无阻的13号公路,在苍翠山野间留下祖国援建的身影。霎时间,我仿佛看见钢铁轨道正延伸成坚固的纽带,它们不仅将物资与希望源源不断送往远方,更悄然传递着那份心与心之间质朴而坚韧的联结。
车轮向前,我心中更宏大的车轮正在转动:它承载着无数青春身影的共同奔赴,穿越民族与国界,以互助与信任为轴,以奋斗为动力。个体之力如溪流,亿万青年凝聚成海,跨越地域鸿沟、破除认知桎梏,共同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阔华章。青春如破晓时分的星辰,每一次奋力划动都为文明长河增添璀璨光芒。
创刊于1962年,品牌老刊,全国少儿优秀期刊,第六届广西优秀社会科学期刊。
copyright© 2010 创新作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桂ICP备16007781-5